2025年第二季度,DRAM产品价格上升幅度超出了市场原先的预测,这一现象表明市场可能已经进入了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制造商作为竞争者首次加入市场,诸如长鑫科技等国内企业正在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DRAM市场的一股新兴势力。这些企业的实际表现究竟如何?它们又拥有怎样的成长潜力?
市场趋势
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公布的数据揭示,在2025年第二季度,DRAM产品的价格出现了显著上涨,其涨幅达到了21.3%。这一涨幅明显超过了之前机构预测的15%。这一现象反映出市场已经正式进入了增长期。根据IDC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存储市场的销售额达到了69.2亿美元。在此情况下,DRAM市场细分领域呈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初步显示出复苏的端倪。根据预测,到2029年,我国存储行业预计将达成3.7%的年度复合增长速度,其全球市场占有率预计将超过25%。
竞争格局变化
昔日,全球DRAM市场长期被三星、美光、SK海力士所形成的“铁三角”所主导,技术门槛和专利限制构成了难以克服的障碍。然而,长鑫科技通过IDM模式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现已成功生产出LPDDR5、DDR4等主流存储产品,填补了国内多个领域的空白,并在国内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应用场景拓展
长鑫科技的产品线涵盖了多个领域,如移动设备、个人电脑、服务器、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物联网等。针对国际领先企业在华市场所遭遇的适应性难题,长鑫科技实施了“本土化深入发展”以及“客户至上”两项战略。该策略不仅帮助该公司为小米、vivo、OPPO等众多国内知名手机品牌提供支持,同时也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市场份额的显著增长。
技术创新实力
长鑫科技在集微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制造企业专利排名中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累计拥有13449项专利,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御壁垒。在人才构成上,研发技术人员占比超过八成,90后技术骨干的比例更是高达七成八,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
产学研融合举措
2025年4月,北京迎来长鑫科技设立科学技术协会的事件。此举旨在加速该地区科技发展。协会旨在构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学府之间的沟通平台,深化产学研的紧密融合。自组织成立,预计将大幅增强长鑫科技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实力,同时扩大其在行业内的广泛影响力。
产业带动效应
长鑫科技作为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其采用的IDM模式显著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动力。该模式不仅成功实现了上游设备与材料的国产化突破,还帮助下游模组厂商确立了技术标准;同时,它还促进了地方产业集群的形成,并构建了产学研合作的生态系统,从而正在对中国存储产业的整体布局产生深远影响。
全球DRAM市场正处于扩张阶段,这一趋势为中国存储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长鑫科技等国内企业正成为这一趋势的代表性力量。它们能否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实现重大突破,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关于长鑫科技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未来表现,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