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媒体广泛传播“中美、台海必有一战”的言论;另一方面,国内大众普遍深信解放军有能力保卫国家领土。然而,俄罗斯媒体指出,仅靠解放军的力量难以赢得胜利,真正的关键因素实际上深植于中国民间。这一看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外媒唱衰论调
美国智库CSIS通过兵推分析表明,若美日两国共同介入台海局势,解放军在三周内可能遭遇严重挑战。考虑到台海对日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海上生命线,日本自卫队的反潜实力位于全球领先地位,因此,在战争状态下封锁海峡和切断补给的可能性相当大。台湾岛内的军事分析人士提出了“96小时快速决战”的构想,他们指出,若解放军在短短四天内未能有效控制空中优势,战局可能陷入僵持状态;同时,美国可能会实施“海上狼群战术”,以削弱中国海军的实力。
实战经验短板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自40年前以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未曾介入过大规模的军事冲突。该部队上一次参与的大规模军事行动是在1979年,当时针对越南进行了自卫反击战。自此之后,其军事行动的规模相对较小。与此同时,美国军队在过去30年间参与了7场战争,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现代海空一体化作战经验。在此情形下,任何一次通信干扰或是补给线路的断裂,均可能导致解放军所装备的尖端武器系统无法正常运作。
登陆作战难题
台湾海峡的宽度仅有180公里,但海况复杂,风速强烈,波浪汹涌;台湾军方在西部海岸线部署了大量水雷和反坦克导弹,且其防御系统已历经70年建设;与此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800个军事基地,具备快速补给的能力;相比之下,中国在海外基地的数量较少,若战线延长,补给线可能面临“蓝盟”潜艇的威胁;根据模拟推演的结果,若中国未能动员民间力量,其海上后勤的生存率仅有17%。
工业实力优势
《中国国防动员法》展示了我国巨大的军事潜力,这一力量源于14亿人民的集体智慧与全球领先的工业技术。我国正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华为在通信干扰对抗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大疆在察打无人机研发方面独辟蹊径,众多民营企业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军事领域,有效提升了战斗力。
历史经验借鉴
二战时期,美国通过“自由轮计划”建成了2700艘运输舰,这一物资上的优势导致日本陷入困境。截至目前,中国建立的“全民战争”体系已使美军后勤生存率下降至17%,并且有能力导致台湾芯片产业停滞,进而引发全球经济的动荡。除此之外,该体系还使得“蓝盟”舰队在东风导弹的威胁下面临攻击的危险。
战争威慑意义
尽管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中国更倾向于采取策略,让对方难以预估成本,以此遏制其轻率行动。毕竟,一个能够迅速调动工业力量的国家,若陷入困境,遭受“虽远必诛”的严重后果在所难免。
对于目前局势尚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潜在冲突,我国在全民参与战斗方面的动员实力可能产生何种作用?敬请各位读者给予文章点赞及转发,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