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晚上,ST观典发布的一则公告在资本市场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因财务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处罚,并且还采取了额外的风险警示措施,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人们对该公司的未来发展动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处罚公告发布
7月7日夜间,ST观典对外发布信息,指出公司及其实际控制人高明接到了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发出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该告知书指出,公司发布的年度报告中的财务数据存在不实记录。从7月8日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对公司的股票实施了额外的风险警示措施,尽管如此,股票的简称、代码以及涨跌幅保持不变,且未暂停交易,继续在风险警示板进行交易。
叠加警示情况
在实施额外风险警示措施之后,ST观典的股票在交易方面遭遇了相应的限制。在此期间,投资者在单日内通过不同交易手段购买的该股票总量上限设定为50万股。尽管公司评估认为此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并未达到触发强制退市的严重违法标准,然而,其运营和财务上的压力已经变得相当明显。
过往警示缘由
在此之前,ST观典由于2024年度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多项指标表现不佳,触及了相关退市规定,遭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出的退市风险警示。该公司的2024年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为负值,且营业收入未达到1亿元,这一系列数据揭示了公司当前的经营状况正处于困境之中。
违规具体情形
《科创板日报》记者观察到,此次警示的叠加源于该公司在2022至2023年度未能依照规定公开非经营性资金被关联方占用的情况以及对外担保的相关信息,进而未能及时公布重大事件,且2022年度报告存在不实记录。这些违规举动显著损害了公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全面性。
监管处罚决定
北京监管局依照相关法规,对ST观典实施了警告措施,并对其处以95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该处罚举措彰显了监管部门对违反信息披露规定的严格立场,同时,对ST观典而言,这也意味着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公司业绩表现
ST观典公布的财务报告揭示了其经营状况的恶化。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达到1.1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3.92%。具体到今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316.37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60.51%,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415.46万元,同比下降了37.02%。此外,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也出现了变动。
针对ST观典当前的局面,您认为这家企业是否有可能扭转财务困境、规避退市的风险?诚挚邀请您发表意见,留下评论,并对本文给予点赞及转发。